河南日報報道:因為孩子成績不好,老師建議李先生給他孩子測測智商。5月31日,李先生帶著孩子來到鄭州市兒童醫院。 在鄭州市兒童醫院和鄭州大學**附屬醫院,每天都有二三十個孩子來測試智商,其中多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好、反應略為遲鈍的小孩。對此,專家稱,大部分孩子其實是患有多動癥,與智商高低沒有關系。而多動癥會隨著年齡增長自動消失。 ■七齡童穿鞋左右不分 “7歲的孩子了,穿鞋總分不清左右,寫字也是左右顛倒,是不是孩子的智商有問題?”李煒的父親問。 據李煒父親說,孩子9月份就該上小學了,擔心小孩的智力有問題,于是便帶孩子來醫院測測智商。鄭州市兒童醫院保健科主管護士程瑩介紹,經測試,李煒智商在110~120之間,并非“弱智”兒童,從家長所說的情況看,李煒主要是患上了多動癥,注意力不集中,于是就出現了“屢教不改、反應遲鈍”的現象。 記者在鄭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,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測智商,大多是想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與同齡兒童應該具備的智力。 ■成績差不等于智商低 一個人的智商到底是如何衡量的? 據介紹,智商,是指一個人的數字、空間、邏輯、詞匯、創造、記憶等能力。“只要受測者的狀態正常并認真做題,測試結果基本上可以代表受測者的真實智商水平。但是,如果測試環境不理想,結果就沒有參考價值了。”程瑩說。 測智商可以讓父母更了解孩子智能的發展狀況,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指導。 但是,程瑩表示,醫生一般不會輕易讓孩子進行智商測試。 “如果僅因為孩子成績差,而懷疑孩子的智力有問題是不應該的。”程瑩說,由家長領來做智力測試的許多孩子都是學習成績較差的,實際上絕大多數都不存在智力障礙。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受多方面因素影響,不應僅片面強調是智商問題。 ■正確地看待智商測試 程瑩表示,如果測試結果不理想,家長往往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某種心理暗示,孩子還處在成長階段,對家長、老師的看法很敏感。因此,家長的暗示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不利,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測智商。 “人的智商是動態的,一次測試只能說明孩子此時此刻的智力狀態,不能由此一錘定音。”程瑩指出。 鄭州市教育局的一位負責人稱,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不是病,過于看重學習成績的家長才是得了病,不從自己的教育方法上,而是從孩子的智商上找原因,實際上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。即便是對那些因“多動癥”影響成績的孩子,家長也應注意心理疏導,培養孩子的自信心,切不可為其扣上“弱智”的帽子,這對孩子來說傷害太大了。 |